-
大年初一:福虎贺岁狮山春红梅含苞傲冬雪,福虎贺岁狮山春。2月1日上午,壬寅虎年正月初一,南湖岸畔梅园旁欢声笑语一片,一场特别的新春贺岁活动在此举行,师生、校友、家长们通过云端直播、线下踏青等方式,共贺新春。梅花凌寒绽放(张东 摄)一家人猜灯谜其乐融融(匡敏 摄)礼品兑换处,猜出灯谜的师生们开心地兑换新年礼物(匡敏 摄)梅园里,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朵朵梅花凌寒生姿。梅枝上,错落有致张挂的灯谜吸引了不少留校师生驻足。公共管理学院张莉萍老师一大早便与家人来到梅园踏青,她说:“看到梅园里热闹的活动觉得很惊喜,和家人一边赏梅、摄影、一边猜时间: 22-02-14 浏览次数:185
-
本科生院就本科生学业诚信规范与管理听取学生意见1月13日下午,本科生院在四教C207就《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学业诚信规范与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面对面听取学生意见。本科生院学生事务中心负责老师与来自14个学院的学生代表就学业诚信规范与管理办法逐条进行了讨论。讨论热点聚焦学业不诚信行为的认定、课程学习过程中任课教师对学业不诚信行为的容忍度、任课教师和同学们对学业不诚信行为难以推却“人情化”处理、对学业不诚信各类行为处理如何区分等方面。工学院魏思哲同学表示,通过对《办法》内容的逐条讨论,使其对《办法》的起草背景、细节有了更时间: 22-02-14 浏览次数:196
-
【荆楚行】且看大球盖菇“点草成金”棚外寒风袭人,棚内眼镜瞬间雾化。仙桃市张沟镇肖脑村,升腾的热气预示着丰收在望。一颗颗“红松茸”正在棚内“暖床”孕育而生,不时探出一个个呆萌的“脑袋”。大棚一旁,菇农陈军手捧着一簇憨态可掬的“红松茸”,会心地笑着。长期在这里指导一线生产的华中农大边银丙教授说,“红松茸”的学名是大球盖菇,也叫“赤松茸”。但在仙桃,菇农更喜欢叫它“红松茸”。陈军说,这个“昵称”不但好听,还为他们带来了增产增收的喜悦。教授说:“三种效益占齐了”进入武汉市蔡甸区奓侏儒山,一排排大球盖菇种植大棚整饬一新,给深冬季节增添了一抹亮色。边时间: 22-02-14 浏览次数:191
-
【湖北日报】冬闲田里种大球盖菇,华农教授现场指导菇农“点草成金”1月13日,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边银丙先后来到武汉市蔡甸区中湾村和仙桃市张沟镇红光村、肖脑村,在田间地头和大棚里指导菇农。种植大棚里,大球盖菇从土里伸出一个个呆萌的“小脑袋”。“现在气温很低,把遮阳网撤掉。大棚里温度起来了,出菇就快。”“要注意通风。”边银丙教授一一为村民解答种植中的各种问题,并为他们支招。大球盖菇又名红松茸、赤松茸,营养丰富,肉质鲜嫩。近几年,边银丙教授带领团队,指导农民开展大球盖菇冬闲田生态栽培。据介绍,试验表明大球盖菇能够与中稻或中稻-再生稻实现周年轮作生产,栽培季节“无缝对接”。在中稻时间: 22-02-14 浏览次数:202
-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召开现场办公会会议现场(记者 徐行 摄)室外寒意料峭,室内春意盎然。1月21日上午,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现场办公会,研讨如何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标准》”),进一步提升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质量和水平。校长李召虎,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廖济忠,副校长青平、杨少波以及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本科生院、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青平主持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梁伟军结合学院实际,对标对表《思政课建设时间: 22-02-14 浏览次数:150
-
研究生院召开2021年研究生学术年会总结暨研究生党建与思政工作交流会1月14日下午,2021年研究生学术年会总结暨研究生党建与思政工作交流会在学生综合服务楼218会议室召开。副校长杨少波、各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生辅导员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镇志勇主持。来自各个学院的15名研究生辅导员围绕学术年会开展情况和创新工作进行了分享。与会的各位老师,在听取了各学院汇报并参观了各学院的主题展板后,评选出了6个2021年研究生学术年会优秀组织单位,分别是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园艺林学学院、水产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时间: 22-02-14 浏览次数:119
-
【光明日报】小小红松茸托起振兴梦边银丙(左)查看陈军(右)基地红松茸长势。蒋朝常摄边银丙(中)与倪礼顺(右)交流红松茸种植经验。蒋朝常摄钻出“稻草被”的红松茸。蒋朝常摄椒盐红松茸。晏华华摄季冬时节清晨,荆楚大地雾气缭绕,田野的枯草顶着厚厚的冰霜,温室大棚里的小蘑菇缓缓地钻出“稻草被”,迎接阳光的问候。这种在寒冬逆势生长的蘑菇叫做大球盖菇,又名红松茸、赤松茸,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食用菌“营养、健康”菇种。上世纪 80年代,我国从国外引进推广。近年来,红松茸已逐步成为各地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优势品种,不仅增加了时间: 22-02-14 浏览次数:164
-
长江经济带大宗水生生物产业绿色发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21年年会暨第一届技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我校召开依据《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我校于1月15日组织召开了长江经济带大宗水生生物产业绿色发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21年年会暨第一届技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会议在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技术委员会成员、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工程中心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开幕式由水产学院书记向晋文主持。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姚江林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姚江林感谢技术委员会专家对中心建设的关注、支持和帮助,对研究中心建设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希望“中心”的专家们坚持四个面向,要时间: 22-02-14 浏览次数:118
-
冷泉港实验室和我校揭示植物mRNA在细胞间运输的机制在植物中,某些转录因子在一个细胞中产生,但有时其mRNA 可以通过胞间连丝或相邻植物细胞之间的通道进行运输,充当细胞间通信的移动信号。该系统有助于调控干细胞发育。但是其运输的分子机制仍然知之甚少。2022年1月13日,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和华中农业大学David Jackson课题组题为“An RNA exosome subunit mediates cell-to-cell trafficking of a homeobox mRNA via plasmodesmata时间: 22-02-14 浏览次数:180
-
我校提出了碱性固废CO2矿化性能的有机胺强化机制近日,我校工学院晏水平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以“Feasibility and mechanism of an amine-looping process for efficient CO2 mineralization using alkaline ashes”为题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发表。研究构建了用于沼气中CO2吸收与矿化固定的“碱性固废-有机胺-水”新体系,系统阐释了有机胺在碱性固废CO2矿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并探究了反应后碱性固废后续利用的可能性,为CO2排时间: 22-02-11 浏览次数:336